方少华

+收藏:http://fangshaohua.orgcc.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艺术资讯 正文内容
方少华:用艺术寻找伊甸园
2011-11-07    浏览(869)    作者:方少华    来源:方少华 官方网站

“方少华的绘画才华几乎是天赋的,这不仅指他对复杂绘画技法驾轻就熟的功夫,也指他对画面表现良好的控制能力和直觉感悟。”在上海美术馆巨大的展场中,观众对关于方少华个展的上述评论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从淋漓的新表现主义风格作品,到冷峻的理性风格作品,方少华可谓游刃有余。幼年研习中国传统画法的经历,加上前苏联式美术教育的基础,以及20世纪80年代西方艺术(尤其是德国)的冲击,使得方少华的画作中隐含了多种艺术风格的精华。不过,抛开手法和母题的驾轻就熟之外,方少华的艺术主题则来自最实际的中国现实变迁——中国半个世纪以来史无前例的巨变经过他手提炼放大,变成了一幅幅中国现实的尖锐缩影。

矛盾与反讽交替的“方式”典型

在方少华作品中,常见的是红色梁柱和拱廊建构而成的画面框架。画中笼罩着人物的建筑残片时而是中国亭台楼舍的旧影,时而是希腊经典柱式建筑的重现。但见舞榭歌台被时代巨潮冲毁、崩塌,随之们瓦解的还有浓重的历史和过去的信仰。城市、乡村、红男绿女,新旧风景被挤压在虚构空间中,因被高速发展的大工业带来的酸雨浸透而褪色,西方绘画浓重的色彩与中国水墨的黑白灰碰撞交错,造成了最丰富的层次感,同时也掩盖了人类生存中最本质的清风明月。

建筑物之外,方少华作品中另一个重要的象征物就是一把透明的小雨伞。不管是抽象的南方城镇,抑或层叠的北方寒冬集市,甚至是白描希腊裸女横陈的草地、无耳的梵高画像之上,都有一只手紧握一把张开的小雨伞。雨伞由于过于渺小而显得无力,从现实角度看,似乎根本不能为当下这些伟大的造物遮挡污染和惶恐。但它却是方少华意识底层某种理想、记忆的表征,代表了对万事万物的救赎精神。

方少华曾经表示过:“我实在喜欢伞……有了伞,无所谓荒与不荒,沧海桑田,袖里乾坤,伞可以只手遮天。”一把小伞蕴含着无助和伟岸的矛盾,唐突或者反讽,这些都是方少华作品的弦外之音。

重构经典

方少华的“变体画”系列,是对经典作品的重新解读,从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到印象派、后印象派,各种现代绘画和观念艺术都曾被方少华重构过一遍。其重构手段变化多样,白描、速写、浓墨重彩自不必说,画面上也少不了“方式”典型的古典拱廊、酸雨和小雨伞。

历来艺术家改变经典的意图不一而足,而如方少华般怀古情怀浓重者,自然不想以“颠覆”来哗众取宠。实际上,方少华所关注的这些经典视觉文本,一方面给他的画面构成奇异的时间错落感,如同时间隧道的那一个闸门,一经观众的目光触及立即实现画面上历史与现实的穿梭;另一方面由此带来略带苦涩的玩笑姿态,恰恰反衬出方少华力图避开对图像符号价值判断的态度——方少华宁愿通过表现性语言在不同视觉元素间制造矛盾的方式呈现他对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历史与现实间的反思状态。

《伊甸园》是方少华多年来一直精心搭建的作品系列。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在这个系列中,方少华收起了符号和寓言,用淋漓洒脱的新表现主义色彩和节奏随心所欲的培养心中的伊甸园。画作尺幅越来越大,一片荷塘、一望麦田或者一垄花香,整整几米的画布上将纯美的“形”和“色”充溢地满满当当。在这样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面前,画外人终于可以眼观鼻、口观心、身观万物,继而达到宁静致远、物我两忘的天地。方少华将多年的创作热情爆发在伊甸园中,将艺术语言升华为如泣如诉,成就了隽冷严酷时代中作为艺术家对自我和他人达到心灵自由的价值。

标签:方少华
分享: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给力评论,说两句!  共有 0 条评论